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
(校政〔2016〕29号)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师资队伍的转型升级,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就我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精神,树立“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团队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切实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出人才,出成果,出影响,形成比较优势,促进我校各项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本科教学团队是以课程(组)或学科专业为建设平台,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教研和科研项目为牵动,以学科专业、课程、基地等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的核心队伍。教学团队可以打破教学行政组织(如院、系、部、教研室)组建,并吸收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
在当前校情下开展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旨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加强青年教师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实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
“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校级本科教学团队40个左右;团队特色鲜明、凝聚力强、有创新精神、比较优势显著;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建设基础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兼职结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在10人以下,团队成员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数量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二。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高级职称,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每学年均承担有教学任务并作出突出贡献。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原则上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校级及以上教学团队的带头人,现任校领导不得作为团队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积极参加各级教学技能竞赛,并获得过相关奖励。
4.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实训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建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教学改革试点或网络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5.教材与资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积极开展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借助学校及省级以上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网络教学。
6.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四、建设内容
1.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学校的转型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学团队应将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团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引导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更加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学团队要紧密联系学校和教学单位的发展实际,结合各自学科专业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协调不同课程之间关系,从课程教学质量入手,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主讲教师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努力在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课程建设项目立项中有所突破。
3.教材与资源建设。教材不仅关系到教学内容,也关系到教改的成败。教材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任务之一。教学团队要结合学科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积极承担校级、省级、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建设项目,鼓励教师与行业和有关院校合作编写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的新教材,积极引用国家推广的优质教材,把更多的高质量教材引进课堂。注重教学资源建设,资源收集与开发相结合,网络资源、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多方位互补。
4.人才梯队建设。梯队建设是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团队带头人应按照行业知名专家和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学校向上级推荐教学名师,应优先从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中挑选。团队组成应充分发挥校内外一切资源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包含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兼职教师。
人才梯队建设应紧紧围绕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以师德建设为引领,以优秀教师为核心,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 、带”一体化,逐步建立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团队结构。青年教师和“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是教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制定培养规划,提出措施提高整体团队的水平。教学团队应组织开展说课、试听课、教学观摩课等活动,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共同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促进新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研项目、科研项目实施中,注重吸引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着力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接触实际,在行业实践中加强专业能力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扩大专业教师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
5.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任务,团队成员在承担本科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要积极承担相关课程和开设选修课,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
6.教研和科研。教学团队建设实行项目带动制,教研和科研项目是教学团队建设的载体。各教学团队应围绕学科专业服务领域,有重点选择教学研究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研究,积极申请厅级、省级立项和校企合作项目。通过相近系列项目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在某些领域逐步形成团队的研究优势,进而申请重大项目立项。在教育教学领域,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基地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高质量地完成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培育省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五、保障措施与管理
1.建设经费。学校将继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列出专项经费支持教学团队建设。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被遴选立项的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期内给予不低于15万元的资助。建设经费按年度划拨,实行专项管理。经费主要用于学科专业建设、教材(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和教研科研等方面的支出,以保证教学团队建设富有成效。
对于建设成效显著,被遴选为省级及以上的教学团队,学校对其获批的建设经费给予1:1配套。学校今后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等其他专项教学建设经费也将适当向具有优势团队的教学单位倾斜。
2.组织管理。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教学团队规划、相关政策的制定、遴选、验收和监督,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
各教学单位负责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并为团队培养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3.建设程序。学校根据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制定教学团队实施步骤、建设重点和数量。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对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遴选指标》(附表一),组织填写《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附表二),择优向学校推荐。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评审,遴选结果提交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并报学校批准后立项建设。
立项获批的教学团队依照年度建设目标逐步实施。教学单位要加强对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根据团队的建设规划,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可对相关项目和资金进行调整,对团队和带头人进行动态管理。
建设期满后,教学团队要认真总结建设成果和经验,填写《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报告书》(附表三),学校依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指标》(附表四)组织验收。
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从校级教学团队中遴选、推荐。
六、本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